芜湖造船厂为国航远洋建造首艘甲醇双燃料散货船下水
10月28日,芜湖造船厂为国航远洋建造的首艘890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船体号:W23141)在威海基地顺利举行下水仪式。
下水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该节点的完成,标志着其主船体建造工程圆满完工,正式转入舾装码头,进入码头舾装、设备调试及试航等新阶段。
国航远洋监造组组长杨光,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高级经理刘建军,中国船级社威海检验处验船师吴树云,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利明,代表四方签字。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威海检验处、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双希海事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参与此次仪式。
W23141是威海基地迄今为止承建的最大吨位船舶。在将其从船台转移至浮船坞的过程中,团队针对船舶自重巨大的特点,对原定方案进行了重要优化:以模块小车驱动替代传统的绞车拖带。
此项调整使船舶移动速度更趋均衡,实现了上坞过程的精准、可控。此外,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下水小车+模块小车”的协同作业模式,并投入四组特制小车,将局部承载能力提升至3000吨,为船体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支撑,全程保障了船舶转移的平稳与安全。

据介绍,国航远洋890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配置可使用生物柴油的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与经优化论证的甲醇燃料舱舱容。生物柴油配合绿色甲醇燃料,不但可直接实现船舶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还可以通过燃料结构的灵活配比兼顾运营的经济性。
该型船全长229.00米,型宽36.00米,型深20.90米,载重吨88700吨,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在技术方面,配置七个货舱,配备一台甲醇双燃料主机,两台发电机、一台应急发电机以及一台轴带发电机,航速可达14节,适用于无限航区。在环保方面,主机配备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发电机配备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以满足TIERⅢ排放标准要求。
该系列船舶预计交付后将为国航远洋的现代化船队注入新活力,显著提升国航远洋在主流散货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新闻
2025-10-30
2025-10-29
2025-10-28
2025-10-27